2025 TIPA「花開盛季,產地物語」產地標章研討會-產地標章訪查報告

 

主講人:許曉芬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暨生物醫學工程系

紀錄:郭嘉安  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二年級

 

       許曉芬教授為了更了解目前我國產地標章使用情形,在去年5月執行了產地標章訪查計畫,分別至南投鹿谷鄉、南投魚池鄉、苗栗公館鄉、高雄美濃、台東鹿野、台東關山進行實地訪查,了解台灣每年發放大量產地標章後實際的運用成效如何,以及可以採取什麼樣的策略進一步協助當地農民。

 

一、訪查報告成果

       以往大多是使用問卷訪查的方式了解標章使用情形,但統計資料能夠呈現的內容有限、難以了解現場狀況。因此在本次計劃中,講者藉由實地訪查及訪談形式收集相關資訊,整理出了三種產地標章運用模式:傳統社區為本模式、外部合作驅動模式及主動創新模式,並藉此思考後續如何輔導及推廣產地標章使用。

 

(一)傳統社區為本模式         

       傳統社區為本模式的代表標章為凍頂烏龍茶、關山米、鹿野米和紅烏龍。其特色在於高度的公部門參與(top-down),並且其參與有特定的初始目的。像是前面鹿野鄉公所的洪研考分享當年執行的經濟部計畫,或是由農委會主動推行,皆有得到來自政府的補助經費。而推廣方法通常是透過傳統的比賽、評鑑等方式提升外界對於產地標章的認識。

       在傳統社區模式下,標章的使用容易受到當地農會和鄉公所間的互動關係影響。標章權的權利人歸屬因地方而異,有可能屬於農會,也可能是鄉公所。兩者間關係緊密時,能夠互相協助而讓標章使用更有成效,例如鹿谷凍頂烏龍茶就是一個傳統社區信任凝聚的代表案例,標章權雖然屬於鄉公所,但有的品茶師是由農會訓練,協助鄉公所進行標章認證程序。然而,在傳統社區中若鄉公所和農會彼此關係不佳,有時就會造成推動標章使用上的負面影響。

 

(二)外部合作驅動模式         

       外部合作驅動模式屬於傳統社區為本模式的延伸,當相關單位在標章的使用、推廣上沒有太多資源時,通常需要有一位關鍵角色(例如十分熱心的公務人員)積極尋找外部合作機會來突破經費上的侷限,此模式的代表標章包括日月潭紅茶、日月潭精品咖啡及鹿野紅烏龍。

       在推廣方式上,多是結合地方創生,採用年輕化、精緻化的行銷手法,或是參加國際比賽提升海外知名度。例如,紅烏龍合作社的返鄉青年為了推銷鹿野紅烏龍,設計了中英雙語言的官方網站,也在台北的精華地區擺設攤位和設置店面。此外,他們也將紅烏龍分成三種不同的風味,希望透過消費者的喜好了解如何提升紅烏龍的整體品質以及年輕人們對於產品的喜愛。

       外部合作驅動模式的問題在於成也外部合作、敗也外部合作,若關鍵角色離職或來自外部的力量離開,就會使得產品行銷的推動難以延續。

     

(三)主動創新模式         

       主動創新模式的代表標章為公館紅棗、公館芋頭、美濃豆以及美濃野蓮,採用此模式者以農會居多。農會相較公部門有更多的彈性去創新,並且大多需要自籌財源,所以會十分積極進行創新和發想,並藉由強調產地的整體特色,打造去獨特的文化品牌。

       以公館紅棗為例,當地於產季販售紅棗啤酒、紅棗冰淇淋,曾經親身品嚐的講者向大家大力推薦其獨特的風味,並強調當地對於農產品的品牌十分用心經營,不斷地嘗試創新。此外,美濃當地則相當積極透過產地標章、網路等各種方式推廣美濃豆與美濃野蓮,例如提供設計精美的電子版農民曆給民眾下載,或是讓美濃豆打入有機品牌里仁的系統,開發非主流的行銷管道,讓更多人知道除了最知名的萬丹紅豆外,美濃豆也有不輸人家的好品質。

 

二、主要輔導議題、效益分析

       在標章的使用上,權利人時常遇到的問題為未經授權的使用或是權利管理成本高昂,但問卷調查的結果仍顯示有80%的標章管理者都認為標章有幫助或很有幫助。講者強調,產地標章不僅是法律制度,更重要的在於如何使用。以鹿野米為例,在還沒有產地標章的時候,只能用很低的價格將米賣給碾米廠,但現在由於有產地標章,能夠讓消費者相信這真的是鹿野米而願意購買,如此就打開了新的銷路。

       講者認為產地標章不只是品質保證,也代表著產業的歸屬感。講者分享其至美濃訪查時,訪談對象言談中充滿著對於土地的驕傲,田間風景也呈現出富庶的美好景象,這正是何以人們對於產業有著非常高的歸屬感。此外,最近美濃甚至與調香師合作製作出帶有美濃147米香的護手霜並於羅浮宮展出,可見產品行銷已不僅僅停留於產品本身的販賣,而是能夠開拓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最後,講者分享她在東京國際兒童圖書館看到有許多給兒童看的農業相關書籍,藉由書中簡單的字彙和圖片,讓大人們能夠對孩子從小就就進行食農教育;而講者自身也曾帶著法律系學生種田,讓學生們藉由親身體驗更加了解農業。對此講者表示,農業推廣其實還有很多可以發揮的空間。

 

 

 

講者簡介

姓名:許曉芬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暨生物醫學工程系 合聘教授

學歷:

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法學博士

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法學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文學士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暨生物醫學工程系合聘教授

東海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系副教授

東海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系助理教授

高雄大學法律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國際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兼任助理研究員

-------------------------------------------------------------------------------------------------------------

本篇文章著作權歸屬撰稿人,其內容與見解不代表智慧財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