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年度第一次智慧財產實務案例評析座談會(主題:智慧財產權侵害之損害賠償救濟功能與目的)

 

       於科技創新之時代浪潮下,智慧財產權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智財權在產業界的實際應用裡,前端所著重者乃權利內容之辯證,後端則係權利遭逢侵害時,權利人及侵權人之攻防,與法院之判斷。而整體互動之效應將再度反映於市場,形成一智財生態系循環,技術創新、知識結晶、法律制度等持續於中激盪成長。

       基於智財權屬無體財產權之特性,其確切價值及損害皆不易證明,損害之發生更難以明察,致使其損害賠償成為一複雜難題,困擾各界已久,亦為各國所重視。回溯智財權損害賠償之制度本質,填補損害、嚇阻不法、不法管理、不當得利等,皆各有擁護者;因應智財權之演進,我國損賠制度目的不無值得重新思考與檢視之處。傳統民事法以「差額說」認定是否有「損害」發生及「損害額」之學說,用於典型的自然人與自然人間之爭議,或無疑問(然新近已有判決凸顯出「差額說」面對自然人「抽象利益之喪失」之損害內容,所生侷限);「差額說」用於無體性權利侵害(諸如人格權、智慧財產權),抑或是法人與法人間之爭議,顯有困境。

       次觀察智財權之運作情形,商業市場乃其大放異彩之處,若其遭受侵害,經濟市場勢必將隨之波動。於司法救濟程序中,市場因素如:研發成本、損賠數額所隱含智財權之經濟價值等,似有疏於注意之情形。若能於進行損賠之衡量時,納入市場觀點,以商業角度為務實的判斷,或有助於智財權之穩健發展。

       觀察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營業秘密法均訂有法定損害賠償計算之明文,而在智財案件中,智財權人亦多依上述規定主張其損害賠償數額。惟法院於認定被告確有侵害原告智財權之事實後,可能被告未有任何抗辯或抗辯事由較為薄弱,法院不乏介入而自行調整應准予之賠償數額,抑或以損害難以證明為由,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酌定損害賠償額。法院如過度介入,不無使智財權人對損害賠償計算相關證據之蒐集,亦使被控侵權者更加消極而不提出任何反駁智財權人主張之證據(諸如從事侵害行為之成本或必要費用資料),不無導致智財權領域之損害賠償制度,難有繼續發展之空間。